生態(tài)中國網 >  要聞 >  正文

如何處理經濟增長和減碳的關系?劉世錦:最關鍵因素是綠色技術創(chuàng)新

來源:界面新聞 時間:2022-12-13 17:11:39

字號

“碳核算在中國來講確實是很緊迫的問題,但是首先我們遇到的是理論上的困境或者不足。其實這么多年,對生態(tài)核算方面,比如過去曾有過綠色GDP,還有生態(tài)服務價值的核算,但是還沒有大家很公認的核算方法。”12月12日,在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世界銀行集團、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途徑”研討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


他指出,“碳中和”實際上是一個全面的發(fā)展范式的轉變,GDP是有局限性的,應該重視,比如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生態(tài)資本、社會資本的協同作用等等。這一套新的范式,其實從根本上講,一個是把理念搞清楚,更重要的就是在經濟社會中間要發(fā)揮作用,一定要有一套核算方式。這方面應該說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不解決核算方法的問題,沒有一個衡量尺度,可能“碳中和”要在整個社會中間發(fā)揮的實際效應就很困難。


“從中國的現實來看,碳核算的應該是整個綠色轉型的微觀基礎,建立這樣一個微觀基礎現在是非常緊迫的。自從提出‘碳中和’的目標以后,全社會都很重視,熱情也很高,但是我們總是感覺基礎不牢,首當其沖的就是碳核算的基礎現在還沒有補上,這是中國一個很大的短板,而且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大家對這個事情好像到目前還缺少足夠的重視?!眲⑹厘\表示。


會上,《擁抱綠色發(fā)展新范式——中國2060年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報告》發(fā)布,劉世錦介紹,報告中間特別強調下一步要推動碳核算,包括各個地區(qū)要建立碳核算的體系,特別是企業(yè)需要建立碳賬戶,有些個人應該也應該建立個人的碳賬戶。另外,報告也提出了從全國來講,應該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碳減排的總量目標。


談及創(chuàng)新的問題,劉世錦認為,從中國目前來講,其實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挑戰(zhàn),就是增長和減碳的關系。一方面中國仍然要增長,現在中國是1萬多美元,中國現在確定的目標是到2035年是要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最少是3萬到4萬美元的水平。但是,中國這個人均碳排放已經超過全球的平均水平了,也超過了歐盟一線國家的水平,所以排碳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增長和減碳的矛盾怎么解決?劉世錦提出,根本的出路,或者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其實就是綠色技術創(chuàng)新。綠色技術創(chuàng)新一方面是可以直接減碳,減碳的效率更高,特別是像現在光伏、風能、儲能和綠氫等,這些綠色技術實際上效率都很高。另一方面,現在綠色技術發(fā)展的另外一個方向,就是成本大幅度降低。


劉世錦介紹,中國的能源轉型,包括整個經濟的綠色轉型,和有些國家比較類似,可能中國更為典型,就是增量部分首先推廣新技術,進行技術替代,然后存量部分逐步也進行新的綠色技術的替代。據測算,目前中國清潔能源在整個能源中間的占比還不到20%,到2060年的時候,應該達到80%以上,也就是通過增量優(yōu)先,然后逐步地替代存量的過程實現轉型。


不過,劉世錦也指出,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困境,就是新技術,特別在增量和存量,還是缺少足夠的激勵。在碳市場的碳定價的問題上,實際上對于新技術所帶來的減碳的效應,市場機制現在還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加以價值評估,給予激勵,這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