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 >  熱點推薦 >  正文

環(huán)境破壞讓自然界“越來越安靜”!

來源:生態(tài)中國網 時間:2024-04-19 19:19:11

字號

聲音已成為衡量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方式。森林、土壤和海洋都有自己的聲學特征。如今,不少人們熟悉的聲音正在消失,例如鳥兒的晨鳴、夏季昆蟲的嗡嗡聲等。


據英國《衛(wèi)報》16日報道,科學家警告,隨著地球上物種密度的降低和種類的急劇減少,數(shù)千個棲息地正變得越來越安靜,人們如果再不采取緊急行動制止環(huán)境破壞,自然界的聲音將會迅速消失,并成為“聲學化石”。


“死亡般的寂靜”


12月19日發(fā)表于《自然-通訊》的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世界上約12%的鳥類物種因人類活動而滅絕。其研究結果表明,鳥類滅絕的速度是之前估計的兩倍多。


事實上不只鳥類,在地球現(xiàn)存的870萬種動植物中,有100萬種在幾十年內面臨著滅絕的風險,其中超過40%的兩棲動物、約33%的珊瑚礁、超過1/3的海洋哺乳動物面臨滅絕。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評估報告》顯示,全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數(shù)十至數(shù)百倍,而且速度還在加快。


62ea92df602545ef78e6f552fd4dd9b6.png

圖/pixabay


布里斯托大學的辛普森教授稱,進入某些生態(tài)系統(tǒng)會發(fā)現(xiàn)“死亡般的寂靜”。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此前有報道稱,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相當于每1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簽。而地球上1%到2.5%的動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22年地球生命力報告》,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平均下降了69%。熱帶地區(qū)野生脊椎動物種群數(shù)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急劇下降。值得關注的是,自1970年到201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監(jiān)測范圍內的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平均下降了94%之多;在所有監(jiān)測物種種群中,淡水物種種群下降幅度最大,在短短幾十年間平均下降了83%。


42bc4f502472bfc2c9df0b40991f8e2a.png


在所有的地球生命力指數(shù)中,一些數(shù)據相當觸目驚心。例如,在巴西亞馬孫州馬米拉烏亞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護區(qū)內,亞馬孫粉紅河豚種群數(shù)量在1994年至2016年間下降了65%;剛果的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中的東非低地大猩猩種群數(shù)量在1994年至2019年間減少了約80%。


地球生命力指數(shù)已經在發(fā)出危險的信號,生物多樣性的快速喪失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也許要不了多久,我們熟悉的鳥啼、蟲鳴、咆哮等將漸漸消失歸于無聲,而人類終將在“死一般的寂靜中”走向滅亡。

它們?yōu)槭裁聪Я耍?/strong>


202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正式宣布“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滅絕,這個在地球上生活了上億年的精靈,最后的蹤跡消失在了2003年的茫茫江水中。這不是地球上第一個物種滅絕,也不是最后一個。


本來物種滅絕是一個自然過程,但由于人類活動的強烈干擾,近百年來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1000倍。


c89dabc08154ccb465e59eda118d0719.png

長江白鱘 圖/網絡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全球評估報告》指出,驅使物種滅絕主要有5大因素:土地和海洋使用方式的轉變、生物體的直接開發(fā)利用、氣候變化、污染、外來物種入侵。


在這些因素中,最嚴重的是人類通過農業(yè)、漁業(yè)、伐木和城市化改變了陸地和海洋的使用方式。相比工業(yè)化之前,人類活動使75%的地球陸地區(qū)域和66%的海洋環(huán)境發(fā)生劇烈變化,其中損失最嚴重的是濕地。1700年至今,全球濕地已流失83%。


森林也在加速減少,熱帶地區(qū)的狀況尤為嚴重。越來越多的人工林正在取代原始森林,而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并不會因此維持穩(wěn)定。1980年以來,海洋塑料污染增加10倍,至少影響了267種海洋動物。


65add3a1e3950b24fc8497f865b3c19c.jpg


自然界遭到破壞,使得地球對大氣中碳的吸收能力下降,意味著更多的二氧化碳將進入大氣并加速全球變暖。同時,日益嚴重的變暖趨勢也使得氣候變化成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國牛津大學近日發(fā)布公報顯示,面臨氣候變化幅度相對更大的物種更有可能滅絕,尤其是在不同地質階段經歷過氣溫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7攝氏度的物種;生活在極地地區(qū)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物種,以及只能適應小幅氣溫變化的物種,滅絕幾率更高;物種生存的地理范圍大小是預測滅絕風險的最有力因素,地理分布范圍較大的物種,其滅絕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體型也很重要,體型較小的物種滅絕風險較高。

我們能做些什么?


人們往往認為物質消費更能提升福祉,報告指出,大自然對人類的物質貢獻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增加,但代價是犧牲自然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例如水資源和氣候,而這些都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我們需要尋找基于自然保護的更高效的方案來提升生活質量。這需要科學地研究、政府的支持等。


作為個人,我們更容易辦到的:


1、低碳環(huán)保生活,保護動物們的棲息地,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


2、堅決抵制非法狩獵和野生動物買賣,避免野生動物淪為黑市商品;


此外,還有一點我們經常忽視卻也最容易辦到的:不要隨意投喂野生動物。


很多人認為投喂野生動物是善良和喜愛的體現(xiàn),對此我們表示理解,但隨意投喂野生動物其實潛藏著很多危害。輕則破壞動物的正常飲食習慣,造成他們消化不良,身體不適;重則喂得太多太雜,導致動物患上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人與動物都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精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個地球才能永遠生機勃勃,人類才不會淪為地球“孤兒”。


來源:生態(tài)中國網綜合整理;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本圖文不做商用,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