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 >  動物 >  正文

專家建議中華鱘保護放眼向“洋”

來源:武漢晚報 時間:2022-04-08 14:56:16

字號

 中華鱘“大保護圈”從長江延伸至近海

  專家建議:武漢可建“漁人碼頭”引導公眾參與共同保護

  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呼吁,中華鱘保護要“破圈”,從“長江大保護”的全域視野,將中華鱘的保護區(qū)域由長江延伸至近海(中華鱘長年生活覓食之地),保護力量從專業(yè)機構擴展至社會公眾,共筑一張更大更有力的“保護傘”。

  中華鱘保護需要放眼向“洋”

  持續(xù)研究38年中華鱘,危起偉對它充滿感情。他向記者介紹,中華鱘只在“一頭一尾”(仔魚期和繁殖期)在長江生活,其余90%時間都在海洋中。而現(xiàn)已開展的有關中華鱘研究、保護與養(yǎng)殖,都是在淡水環(huán)境中進行。中華鱘在海水和河口環(huán)境中的攝食規(guī)律、生長過程等尚不清楚。因此,中華鱘的保護要放眼向“洋”。

  他建議,從“長江大保護”的全域視野,將中華鱘的保護區(qū)域由長江延伸至近海(中華鱘長年生活覓食之地)。將上游的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產卵地為目標)、下游的上海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索餌場為目標),參照或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進行管理。

  同時,《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2015-2030年)》已提出“陸-海-陸”接力保種計劃,以人工輔助的方式幫助中華鱘完成“淡水-海水-淡水”的洄游過程,以滿足中華鱘不同生活史時期的生長和發(fā)育需求;下一步,需要論證在東海區(qū)建設大型海洋養(yǎng)殖平臺、海灣圍欄、海洋養(yǎng)殖工船等……實施海洋保種工程,是中華鱘物種保護成敗的關鍵。

  把“觀魚”做成一道風景

  危起偉建議,將中華鱘物種保護作為長江大保護的抓手之一,在中華鱘、江豚的“傘護”下,一批珍稀特有魚類一起得到全面保護,受損長江水生態(tài)系統(tǒng)逐步恢復健康,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回升到良好水平。

  歷史上,長江中游江段是中華鱘繁殖群體產卵前的重要越冬場之一,部分中華鱘在該江段越冬并完成性腺發(fā)育的關鍵低溫過程。

點擊進入下一頁

3月28日,中華鱘保護日,武漢放流5萬尾中華鱘幼苗。記者劉斌 攝

  他說,可以在長江中游修復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幾個“關鍵棲息地”,供中華鱘作為產卵地、索餌場和產前棲息地。也可選擇合適的夾江位置,作為它們的半自然棲息地、以及人工種群的野化馴養(yǎng)之地。

  比如,利用荊江的分流河道虎渡河、松滋河、東荊河,人工模擬建設中華鱘自然產卵場,給中華鱘提供一個“旁通道”的自然繁育場所。武漢天興洲左支江段(北岸)的岸線曲折,沿岸灘涂和淺灘水域擁有比較好的生境;灄水、府澴河匯入長江處,水下形成湍流,帶來多種餌食,各種魚類很喜歡這樣的水環(huán)境。

  因此,危起偉很希望,借鑒美國舊金山“漁人碼頭”海獅的保護模式,打造天興洲“鱘豚灣”、武漢版“漁人碼頭”,把“觀魚”做成一道風景。同時,又給中華鱘、江豚等長江特有珍稀物種提供一個“棲息保護區(qū)”;還能豐富市民生活、通過“觀魚”引導公眾參與共同保護行動,帶動休閑旅游產業(yè)、打造一張武漢的生態(tài)保護新名片。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