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中國網(wǎng) >  生態(tài)黑榜 >  正文

又黑又臭氣味沖天!居民稱這條河該好好治治了,一查原來問題出在這里

來源:上海電視臺《新聞透視》欄目 時間:2023-07-14 14:54:05

字號

家住翔殷路578弄小區(qū)的居民近日向《新聞透視》反映,家門口的虬江河面上,漂浮著黑色有機質(zhì),且臭味刺鼻。


事實上,虬江河道黑臭已持續(xù)多年。2010年起,本臺記者曾多次走訪,但黑臭情況至今沒有根治。這究竟是為何?


1.jpg


透視記者來到小區(qū)臨河區(qū)域時,虬江河道內(nèi)恰好有保潔人員正清理懸浮著的點點黑色有機質(zhì)。相比前一天居民拍攝的視頻中,黑色有機質(zhì)匯聚成片、且不斷向上翻涌,情況有所改善。


2.jpg


居民們說,這些年河道保潔的頻次的確增加了,但河中的團團黑色總是沒多久又會“卷土重來”。


市民:味道太重了,不敢開窗戶。


市民:到夏天了,水位低的話,真的很臭的。這條河其實叫虬江,但我們習慣叫它臭江。


市民:我住在這12年,這河水就沒有好過。我先生小的時候,都是在這里游泳的。


image.png


黑臭問題也不僅在這一河段反復出現(xiàn)。今年5月底,我們報道過江灣體育場附近河段黑臭問題;去年6月底及2019年7月,則是在包頭路橋附近河段……


3.jpg4.jpg


當記者再次趕赴現(xiàn)場時,問題依然存在。


那么,虬江的“頑疾”為何始終沒有得到根治?


5.jpg


楊浦區(qū)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長5.9公里的虬江為市管河道,長久以來承擔著區(qū)域防汛除澇主導功能,沿線合流排水泵集中連片,相應的截流設施能夠過濾掉樹葉等較大體積雜質(zhì),但像泥沙等細小顆粒難以攔截。


陳賡 楊浦區(qū)水務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泥沙含量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沉淀才能降下去。如果說雨量大的話,因為急著要排放,要確保城市排澇安全的話,沒有時間進行沉淀。


為減少泥沙入河、減輕河道壓力,水務部門多年前就在醞釀一個更優(yōu)的排澇方案:圍繞虬江的排水系統(tǒng),建設初期雨水調(diào)蓄池。


陳賡 楊浦區(qū)水務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把雨水收集到調(diào)蓄池里面,進行沉淀,等管道運營能力達到了,通過管道直接排到污水廠去,而不是直接排河道去,這樣的話可以減輕很大一部分城市排澇對河道的影響。


由于在規(guī)劃圖紙中的兩處調(diào)蓄池都在大學校園內(nèi),一處在同濟,另一處則在復旦,而施工方案需與校方協(xié)商一致才能實行。目前,同濟大學內(nèi)的調(diào)蓄工程投入建設,預計在明年6月完工,有望顯著改善虬江水質(zhì)。


不過,沒有配備調(diào)蓄池的城市河道并不罕見,為何偏偏虬江黑臭問題如此突出?


事實上,癥結所在是虬江的上游“梗阻”了。


上世紀90年代,虬江2.1公里長的河段被引入地下,與污水干線共同建設為地下三孔箱涵。占河長三分之一的箱涵段,過流斷面僅為自然河道六分之一,導致虬江水動力不足、自凈能力下降等“后遺癥”日益凸顯,河床長年淤積,而淤積在天熱的情況下,就容易翻涌。


6.jpg


從源頭上釋放虬江活力迫在眉睫。


在今年上海兩會期間,市人大楊浦代表團提出“關于在我市水環(huán)境治理中重視‘看不見河道’的建議”,呼吁推動虬江箱涵開蓋工程實施,消除這一河道治理“盲點”。


許麗萍 市人大代表:虬江的生態(tài)恢復問題,從上一屆的代表的建議中,就已經(jīng)開始關注了。代表們再聯(lián)名提起,我認為今天來看是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若要讓它順利地、盡快地推進,涉及到我們市、區(qū)的有效協(xié)同,涉及到水務局、發(fā)改委、財政局等部門的有效協(xié)同。我們希望這個工程進行時,對它績效目標的確定,以及后期的評估要非常重視。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