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已經(jīng)滿5年。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上海全市居住小區(qū)分類達標率從《條例》實施前的15%提高到95%。今年1至5月,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27噸、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1噸、濕垃圾日分出量9111噸、干垃圾日清運量17060噸,較《條例》實施前分別增長1.8倍、15倍和70%,干垃圾減少17%。2023年,完成521個生活垃圾房標準化改造和347個生活垃圾分類精品小區(qū)建設。
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上海全市增加配置了規(guī)范型可回收物清運車、有害垃圾清運車、濕垃圾和干垃圾清運車,滿足全市生活垃圾分類運輸需求。每天生活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從2018年底的1.4萬噸增加到目前的3.6萬噸,增長了1.5倍,并實現(xiàn)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與此同時,上海市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目前已建成1.5萬個服務點、205個中轉站、14個集散場。為更好地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的資源回收利用效果,方便部分市民“賣廢品”需求,升級建成32座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轉站。
據(jù)了解,上海還將繼續(xù)推動“美+凈+智能”化改造,至2025年,全市計劃推進生活垃圾投放點微更新2.1萬個、專項更新8000個、建成精品小區(qū)(村)1100個。此外,提高資源化水平,線上大力推廣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務平臺及“滬尚回收”微信小程序;同步提升社區(qū)內的可回收物服務點(包括自助回收箱、分類投放點、流動回收服務點等),建設街區(qū)內的惠民服務點;線上線下互動,實現(xiàn)市民便捷通過小程序找到周邊服務點,同時為行動不方便人群提供可回收物資源上門回收服務。今年將建成惠民回收服務點300個,到2025年計劃累計建成800個。
至“十四五”末,上海全市設施處理總能力將進一步達到3.9萬噸,為干濕垃圾資源化利用和處理提供全面保障,同時為協(xié)同處理其他固體廢物提供基本保障,不斷優(yōu)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推動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總臺記者 許夢可)